欢迎来到思茅区人民政府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公开信息内容
思茅区人民政府关于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
索引号: 532722-/2019-1218002 公开目录: 建议提案办复 发布日期: 2019年12月18日
主题词: 发布机构: 思茅区人民政府 文    号:
 

--思茅区第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

 

思茅区人民政府

2019124日

 

主任、副主任、各位代表:

根据会议安排,我代表区政府区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报告《关于进一步加大两违整治力度的议案》办理情况

一、办理情况

2018年,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戴彬等12位代表提出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大“两违”整治力度的议案》。对于该议案,区政府高度重视,将“两违”整治作为中心工作、重点工作,多措并举,抓紧抓实抓好,议案办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。自承办议案以来,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
(一)高位推动抓两违。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两违整治工作,成立以书记、区长任双组长,四班子领导任副组长、各乡(镇)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,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,明确职责分工,细化工作任务,高位推动两违整治工作。同时,先后出台了《思茅区违法违规建筑处理办法》、《思茅区2017—2020两违建筑及路域周边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计划》、《思茅区两违整治专项行动宣传工作方案》、《普洱市中心城区城乡违法建筑治理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强化政策指引,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工作。

(二)联动机制控两违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以城市规划控制区为依据,将中心城区两违建筑进行网格化管理,各乡(镇)和区综合执法局、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区域情况划分巡查片区,按照定人员、定责任、定范围的原则,每个片区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及巡查人员,实现控违全覆盖。同时,定期召开两违整治专题会议,对两违案件进行分析研判,找准突破口,确保两违建筑快速有效查处到位。二是畅通举报干群联动通过街头宣传、发放一封信、公开举报电话、设立举报信箱等方式,拓展举报渠道,让群众能够及时反映两违线索。

(三)强化巡查治两违一是强化各乡(镇)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,加强沟通协调,中心城区3个乡(镇)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多次开展联合巡查行动。二是严格落实两违治理属地管理责任,以片区为单位,各片区负责人及包村干部对所辖片区、村负总责,抓好片区内两违巡查整治组织领导工作。三是专职巡查员对辖区内的两违情况进行摸底分类,摸排核实,建立违法建筑管理台账和档案,下发限期自行拆除通知书,做到巡查到位,底数清、情况明,全面排查无空隙,全域覆盖无死角。

(四)群策群力拆两违一是强化部门治理。积极统筹综合执法、电力、林业、水务、环保等部门的协同配合,对乡(镇)中办理工商执照、安装电表、水表用户由乡(镇)两违工作人员到实地现场进行涉违调查核实,对存在两违情况的,采取林业处罚、停水停电等措施进行联动处置,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两违整治中的作用。二是统筹工作推进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,以一盘棋的理念,统筹推进两违整治工作。

(五)发动宣传止两违一是分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电视媒体、宣传标语等多平台开展两违法律法规及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宣传,以强大宣传攻势聚两违整治浓厚氛围,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有效震慑,有效遏制了两违增量。二是各乡(镇)、村、组三级联动,组织召开两违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及群众会议,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条例及市、区关于两违整治工作文件精神,对整治行动中的正反面典型进行广泛宣传,引导群众理解、支持和积极参与整治拆违工作。三是按照一户一方案,一户一工作组的要求,各乡(镇)工作组反复入户作违建户的宣传工作,对违法者讲政策、摆利弊,并同步推进强拆程序,确保工作做实做透。

二、“两违”整治工作目标进展情况

截止2019年1120日,思茅区共有两违建筑212861.41万平方米,其中:存量违法用地69416.66万平方米,新增存量违法用地143444.75万平方米。截至目前,累计拆除两违建筑1344起,拆除建筑面积35.82万平方米。其中,20194月至7月在中心城区集中开展了两违整治百日攻坚行动,“两违”整治成效明显。两违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期间,思茅区共拆除违章建筑100户(其中存量26户、新增存量74户),拆除的建筑面积为1.569574万平方米(存量建筑面积0.14474万平方米,新增存量建筑面积1.45254万平方米),已整改并完善相关手续6户(存量0户、新增存量6户),已整改的建筑面积0.1273万平方米(存量建筑面积0万平方米、新增存量建筑面积0.1273万平方米)。

三、存在问题

(一)控违源头管理难。一是土地违法成本低。由于非法土地交易利润空间大而处罚力度、金额相对较低,致使非法交易土地的行为屡禁不止。二是执行拆违程序繁琐、耗时长,导致许多违章建筑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,往往拆迁工作启动时违章建筑基本已建成,增加拆违成本。

(二)拆违处置难度大。由于两违涉及群体较大,拆除程序严格、复杂,一旦强制拆除,群众阻力大,执法矛盾突出,安全拆违难度较大,造成建设容易,拆除难的局面。

(三)现行规划与乡村发展不相适宜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,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村民普遍建新房建好房的刚性需求但部分乡(镇)由于村庄规划滞后或规划调整过于频繁,致使宅基地或宅基地的规划不能满足村民的生产、生活和资产意愿,从而使部分村民为了私利违法占地建房。

四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
(一)进一步加强两违舆论宣传工作。加大舆论攻势,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舆论宣传,使广大人民群众熟知相关法律规定,鼓励和发动群众抵制、举报违法建筑,引导群众形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,从而推动两违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。

(二)进一步加大两违整治力度。一是继续加强动态巡查工作,充实巡查队伍,加大巡查力度,按照勤巡查、早发现、早制止、早处理的原则,对两违行为坚持露头就打、出土就拆,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。二是加大重点打击查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买卖土地、违法建房问题;重点治理突击建设的违法建筑;重点打击影响重点工程、重大项目施工,影响城乡规划和市容市貌、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筑。

(三)进一步探索两违管理工作新机制。不断健全区、镇、村、组防违拆违工作网络,确保领导到位、组织到位、人员到位、措施到位、责任到位、效果到位。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巡查机制,用好微信、电话、网络等举报平台,线下综合巡查组巡查力量,加强部门协调配合,逐步形成有效的沟通模式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,促进社会公众共同参与,形成群防群治、上下联动、横向配合、纵深推进的工作格局。积极探索拆后土地利用模式,把拆违治脏、拆违还路、拆违改造、拆违增绿、拆违添景等拆后工作结合起来,做到拆一片、清一片、建一片、管一片,形成全民参与共谋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的管理新模式。

(四)进一步推进历史两违分类处置工作。切实推进历史两违调查摸底工作,制定出台分类处置办法,对符合分类处置办法的历史两违进行分类处置。将属于四重点、六先拆的违法建设列为重点拆除对象,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。

(五)进一步健全两违治理考核督查机制。严格贯彻落实《2017-2020年思茅区两违建筑及路域周边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计划》《普洱市中心城区城乡违法建筑治理实施方案》,建立健全两违工作责任年度、任期考评制度,按属地管理原则,实行奖优罚劣,不断推进全区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、规范化,持续巩固和扩大治违成果。

思茅区目前在两违整治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是,距离各位代表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,今后,区政府将进一步统一思想、团结协作、攻坚克难,充分协调相关职能部门,建立联动工作机制,明确分工、权责一致、上下联动,齐抓共管,营造和谐有序的城乡建设秩序,坚决打好整治两违建筑的攻坚战,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,提升城市品质作出更多的贡献。

下载Word 下载PDF